冬至日,江南地区有“冬至馄饨夏至面”之说。其实,冬至除了馄饨,还应该有那烫嘴的汤团,为寒冷的冬日注入一丝温暖。每当天气渐冷,一碗热腾腾的汤团便能瞬间暖心窝,为冬日增添一丝温馨。
图片来源:东方IC
在江南,上海人、苏州人、宁波人等都喜爱用糯米粉搓成的圆形美食——汤团。无论是名声远扬的七宝老街汤团店,还是城隍庙的宁波汤团店,都承载着人们对这一传统美食的热爱。而汤圆则是闽方言区的叫法,令人想起台湾民谣《卖汤圆》中的美妙旋律。值得一提的是,加入了酒酿后,它被称为酒酿圆子,而非酒酿汤团,这也体现了语言的微妙差异。
每次走进堂食,我都对店家如何将不同口味的汤团——豆沙、黑洋酥、枣泥、花生、菜肉、纯肉——在同一个大锅里区分得如此清晰感到好奇。这种手艺,真令人叹为观止。
在北方,人们称之为元宵,一般是用干糯米粉滚制而成。除了水煮,油炸的元宵也别有一番风味。而宁波汤团则是由糯米水磨粉制成,更适合水煮。若是在沪郊的农家乐,一碗荠菜肉汤团是不可或缺的,那比鸡蛋还大的个头,乡土味十足。
汪曾祺先生,这位高邮的作家,晚年回忆起祖母包的大圆子,即汤团。他写道:“咬破,满嘴油。这样的圆子我最多能吃四个。”汪家的大圆子以豆沙拌猪油为馅,需提前十天制作,每日再蒸一次,直至油都渗入豆沙中,增添了一份独特的口感。
上海人吃汤团几乎吃出了噱头。上世纪30年代,咖啡馆在上海滩悄然兴起,为了迎合本地人的饮食习惯,许多咖啡馆也开始兼做特色小吃。比如南市的蓬莱咖啡馆,除了咖啡,还有招牌点心咖喱猪排和宁波汤团。
至今,本市仍有些点心店保留着在一碗大馄饨里加入豆沙馅或黑洋酥馅汤团的习惯。正确的吃法当然是先吃咸口的馄饨,再吃甜口的汤团,这样的混搭的确相当有趣。
冬至的汤团还有“冬至团”或“冬至圆”的别称。据清朝文献记载,江南百姓用糯米粉做成面团,里面包上各种荤的或素的馅,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馈赠亲朋。白白胖胖的汤团,看着就很有福相,让人心生欢喜。
王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