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编辑|是否
“中国的节日都过不完,过什么洋鬼子的节日。”
“中国只有长津湖战役取胜的日子,没有什么圣诞节。”
这两句话反映了今年大家对圣诞节的无声漠视,街道上也鲜见节日的氛围。
尽管如此,仍有人好奇,明明没人抵制圣诞节,为什么它却不再热闹?
网友给出了四个原因,揭示了圣诞节降温的真相。
自疫情以来,经济市场逐渐衰退,贫富差距加剧。
随着报复性消费阶段过去,经济萧条促使人们开始报复性省钱。
人们不再随意购买非必需品,甚至袜子、手套这些小物件都选择性价比高的。
甚至有人直接前往义乌等批发市场购物,因为同样的东西,离开批发市场价格就翻倍。
人们更加注重健康饮食和实用衣物。
在这个物价飞涨、工资原地踏步的时代,人们更想省钱。
圣诞节之所以不再热闹,是因为它失去了新意,只是一个宰客节日。
平日里苹果价格合理,但到了平安夜和圣诞节,苹果却变得昂贵。
商家在节日前后抬高商品价格,平时几十元的商品可能上涨数倍。
饭店也借此机会推出套餐和礼物,但这些在平日里甚至国内节日都不需要这么高的价格。
面对商家的这些套路,人们开始觉醒,不再轻易贡献钱包。
而且,这个节日本身也缺乏新意,每年都只是送苹果,久而久之变得索然无味。
另外,圣诞老人爬烟囱、袜子藏礼物等情节,既无趣又荒谬。
这不符合中国习俗,且对小孩来说爬烟囱存在安全隐患。
而且,圣诞节期间西餐厅价格离谱,约会成本高昂。
很多人不习惯西餐,觉得浪费,更愿意去品尝地道的中国美食。
自从《长津湖》上映后,大家更加重视国家的胜利日,对圣诞节的兴趣减弱。
这个节日不再像过去那样被年轻人盲目跟风。
老一辈人并不了解或喜欢圣诞节的装扮,他们更关注自家的节日和习俗。
年轻人虽然曾一度热衷,但如今也开始对此感到普通。
当某事物不再受欢迎,其最终结局往往是不再流行。
而且,中国自己的节日和习俗众多,自家的都过不完,谁还会去在意外国节日呢?
如今,国家开始重视自己的节日、习俗和非遗手艺,年轻人也积极通过网络宣传。
他们通过另一种方式表达爱国情怀,宣传并传承传统文化。
年轻人开始关注并保护自己的文化,不再盲目追求外国文化。
过去,国内经济相对落后,外企工资高、福利好。
外企能够向国内输出思想,圣诞节就是一个例子。
外企每到节日都会宣传自己的文化,并发放福利,这也使得圣诞节在国内流行。
但随着国内经济发展,企业开始重视员工福利。
国内企业逐渐赶上外企,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如“天地壹号”员工在520这个非节假日也享受福利。
外企的影响力减弱,与之相关的一切事物在国人心中也逐渐降温。
人们现在更注重与家人团聚和祭祖,圣诞节不再是重点。
当然,圣诞节的降温还有其他原因,这四点只是主要的。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和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有版权或人物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删除或作出更改。信息来源:
【1】《发现没?曾经闹得沸沸扬扬的抵制圣诞节,今年咋没有动静了呢?》
【2】《“舔狗经济”崩盘,圣诞节在中国遇冷,曾经的热度不再》